牧神的午後


 

 

 

午後的陽光釋放著熱情,

霧氣和仙風彌漫升騰,

色彩斑斕的森林是牧神的領地。

長笛悠然緩起,

重復著拖曳上行和流暢滑下的樂句。

夢幻,眩惑的音響,

澄澈,透明的音色,

像一圈圈漩渦,擴散,喧鳴。

 

舞臺後方的布景是巨幅印象派風景畫,

忽然畫中一小塊色彩動了起來,

那是半人半獸的牧神 - 潘(Pan),浮雕式的側面。

   

他剛從白日綺夢中醒來,

迷惘的眼睛里滿是對夢境中那輕柔肌膚的回味。

他的笛聲幽怨魅惑,

人的愛和獸的欲在他心里同時萌動。

他慢鏡頭式的轉過臉,定睛,

原來美麗的林中精靈們魚貫而上。

   

潘窺視仙女們私下里的美態 - 那“幽鎖的花園,禁閉的井,封鎖的源泉”,

這是聖經《雅歌》里對女性貞潔的贊美。

他上前搭訕,

仙女們對這半羊半人的牧神的冒然侵入,顯然沒有好感,

都落荒而逃,潘惡作劇的狂笑。

    

最美的那個精靈倉皇中跌下了一條絲帶。

回來尋找,被潘捉住手臂,要求歡好。

當那手臂滑脫,潘又一次情場落敗。

嗅著絲帶上彌留的主人的氣味,

紛亂的欲念,

無法排遣的孤寂落寞,

唯有再續那夢境和幻覺里的滿足。

   

這是我看德布西作曲,巴黎芭蕾舞團演出的《牧神的午後》的感覺。

已故俄國芭蕾巨星尼金斯基(Vaslav Nijinski)的編舞,

不囿于傳統芭蕾的框框,動作很有特色。

結束時牧神的曖昧動作,意識大膽。

因為世俗的享樂主義盛行,

偷窺,色欲只以一小片樹葉遮羞就登堂入室高雅藝術。

   

象征主義詩人馬拉梅 (Stephane Mallarme 1842-1898)的田園詩《牧神的午後》,

夢幻的美,令德布西贊嘆不已,

又獲馬拉梅邀請,寫了這首充滿詩情畫意的新型交響音詩。

這是一首前奏曲,

本來還打算寫間奏曲和終曲,但可惜終未成事。

1894年這首《牧神的午後》,奠定了他日後音樂界革命人物的地位,開拓了音樂新紀元。

   

印象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在法國衍生的一种藝術風格。

1874年,法國畫家莫奈(CLaude Monet1840-1926),的一幅風景画《印象·日出》,

挑戰傳統繪畫,被輿論奚落為“印象主義”。

   

音樂是繪畫的姊妹藝術,也相繼出現這種新風格。

這被人們認為只是顏色的隨意堆砌,

聲音的冒然組合。

不再是寫實,

只是藝術家們對事物的難以捉摸的感受和印象。

舉個例子,一片樹葉是綠色的,是不容置疑的真理。

但在陽光下,它們幻化成各種色彩和光點流動,

畫家們瞇起眼睛,

長時間的觀察,捕捉,

用畫筆在畫布上刷和點,

由淺到深的綠,黃,紅,白,甚至是黑,

樹就立體,真實的在畫布上凸顯。

音樂也是一樣,

織體,色彩,強弱,

用暗示和隱喻來表現朦朧,下意識,不易覺察的意象和心境。

九和弦、十三和弦、以及各种增和弦等復雜的和弦,

再加不協和音創造出新的音響,

強烈地沖擊:呈示部 - 發展部 - 再現部的清規戒律。

   

被称為印象派音樂的創始者德布西,

本人卻對此說法從不認同,

他自覺偏向於象徵主義。

盡管這樣,他最著名的作品,交響詩《海》、《牧神的午後》、《夜曲》

無一不帶著“印象”的色彩。

受“印象”的影響,

我也走神,走題的稍帶提一下他的名作《夜曲》,其中的第三樂章<仙女>,

描寫海上女妖用歌聲誘惑海上的船夫,令其遭受滅頂之災的傳說。

女聲合唱的無字歌,聲音忽高忽低,忽大忽小,

縹緲眩惑,心旌搖曳,

神乎其技的盡顯了“印象”風采。

   

噢!那自由編織的氣氛,音響和音色羽化飛昇,

愛在聖潔和褻瀆之間悵然迷離。

跳躍變幻的光影讓色彩,實相,具體,

瞬間都幻化成印象,

讓我若有所思,

若有所悟。

 

(戴莉)

 


Debussy - "Prélude à l'après-midi d'un faune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