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“聖馬田室樂團”(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)是一流的樂團。我因為在聖馬田教堂侍奉,所以經過教堂外面時,常常看到他們音樂會的海報。他們選的曲目非常專一,為此我曾跟朋友打趣說:“聖馬田室樂團一年四季都在演奏維瓦爾第的《四季》,每晚都在演奏莫扎特的 G大調弦樂小夜曲(Eine kleine Nachtmusik)。”話裡有話調侃他們的曲目幾十年如一日,但由此也看出這兩首樂曲是多麼受歡迎。
巴洛克時期(Baroque)的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(Antonio Vivaldi 1678 – 1741), 的小提琴協奏曲《四季》The Four Seasons(Le quattro stagioni),是演出和播放率最高的古典樂曲之一,錄音的版本更是古典音樂唱片之最,堪稱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曲。鮮明的主題,形象,特色的樂句讓人一聽難忘,是古典樂迷們珍愛的恩品,也是初入門者的必聽曲目之一。
威尼斯 – 迷人的水鄉,除了美術中產生了著名的威尼斯畫派外,也是歐洲的音樂中心。因維瓦爾第之名,更成為音樂名城。1687年維瓦爾第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,父親是聖馬可教堂樂團的小提琴手。維瓦爾第十歲就已經參加教堂樂團的演奏了。
1703年,年輕的維瓦爾第在教堂任職神父,由於一頭紅髮,綽號為“紅髮神父”("The Red Priest")。他是威尼斯慈愛院的提琴教師,一些愛好音樂的貴族慕名千里迢迢而來,只爲聽他演奏一曲。
他一生寫了約500首協奏曲,70多首奏鳴曲,還有歌劇,神劇,彌撒曲等作品。由於他本人擅長演奏小提琴,他的小提琴作品都具有相當的難度。高把位的演奏技巧,豐富了小提琴音樂的發展。
和他同期的,同樣偉大的音樂家巴赫,素有謙虛好學的美德,他對維瓦爾第的音樂十分欽佩和讚賞,曾經改編過他的幾首協奏曲,就連在巴赫著名的《勃蘭登堡協奏曲》里,也可以聽到有維瓦爾第的音樂風格。
十八世紀中葉,歐洲經歷了一場巨大的音樂革命,巴洛克的繁複費解的複調音樂,逐漸被單純自然的主調音樂所取代。巴洛克的三位代表人物,也面臨何去何從的局面。韓德爾最能順應潮流,依然紅透半邊天。維瓦爾第和巴赫因堅持固有的風格,則流失了大批的聽眾。
1741年,窮困潦倒的維瓦爾第客死異鄉,被草草葬在維也納一個小教堂的貧民公墓里,和他同時埋葬的還有一批被處決的罪犯。後來公墓廢棄,音樂大師的遺骨也隨之永遠遺失了,他的名字和作品,包括《四季》漸漸被人淡忘。
二十世紀初,著名的美籍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(Fritz Kreisler (1875-1962),擅長模仿各作曲家的風格來創作樂曲,他也創作了維瓦爾第風格的協奏曲,引起人們對維瓦爾第的注意。
1926年維瓦爾第的手稿被發現,學者們從而開始了發掘和研究維瓦爾第的作品。沉溺在幾個世紀流沙底下的明珠重見天日。
《四季》 原於維瓦爾第在1725年寫的一首,包括有十二首樂曲的套曲 《和聲與創意之間》 ,(The Contest between Harmony and Invention) 的前四首小提琴協奏曲。以季節名稱為標題,春夏秋冬共四個主題。每個主題又分別包含“快”,“慢”,“快”三個樂章,構成四個既是完整獨立的作品,可單獨抽出來演奏,又是守望相助,互相補充,配合的共性整體,充滿了作曲家的巧思和智慧。
又於每首總譜的扉頁,各配上一首十四行詩,引導聽者去領略音樂所描寫的自然景物和內蘊的精神涵義。這四首詩雖然沒有注明作者是誰,但有人相信應該是維瓦爾第本人的手筆。因此《四季》是最早,最名副其實的標題音樂。
《四季》的標題為:“春”E大調,“夏”g小調,“秋”F大調,“冬”f小調。其中“春”的第一樂章(快板),獨特,歡快,跳躍的旋律宣告春天來臨,先聲奪人的抓住聽者的心,因此也最為著名。正像樂譜扉頁的十四行詩所描述的:春臨大地,鳥兒歡唱,和風吹拂,溪流低語……雷鳴閃電奏出前奏。風雨轉瞬停止,和諧樂章再度奏起。
“夏”的第一樂章走走停停的開始,述說著“盛夏驕陽似火,口乾舌燥,杜鵑囀啼,斑鳩與金翅雀也都在不停地吱吱叫。”第三樂章的急板(Presto),速度非常之快,是很多音樂家專門炫耀技術的篇幅。英國現代著名小提琴家肯尼迪(Nigel Kennedy),裝扮和作風都很前衛的他一邊拉琴,一邊轉跳著踏腳,非常有力度。雖然我常庸人自擾的擔心踏腳聲會影響了音樂。看到此樂段維瓦爾第的題詩為 “天空電閃雷鳴,冰雹打落了玉米和穀子,毀壞了莊稼。” 說不定肯尼迪是對的。
“秋”,收穫的季節。詩為 “農夫們載歌載舞,喜慶豐收,痛飲美酒縱情歡樂。” 秋高氣爽,廣袤的田野,慶祝豐收的喜悅心情,就是此樂段的精神。
“冬”來了,“冰天雪地,寒風刺骨,人們簌簌發抖,牙齒打顫,渾身凍僵。”但是能在“壁爐旁度日,舒適又滿足。” 維瓦爾第曾在總譜上特別寫道:“這就是冬天,雖然它給人們帶來了寒冷,然而它也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快樂。” 第二樂章就是這樣靜謐,安詳,舒適的氣氛。第三樂章讓在冰上踟躕的人們要小心,別滑到,跳躍的行進樂句非常形象。最後,樂曲表達的意境,和著名的詩人雪萊在《西風頌》中的名句 “冬天已經來了,春天怎會遙遠?”共識的充滿對未來渴慕,希望與信心。
聆聽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《四季》的急緩有致,領悟造物主所安排的四季的冷暖相宜。世界有條理,自然有諧和,人類才能得平安。
You can do it, too! Sign up for free now at https://www.jimdo.com